铅衣厂家谈个人防护用品设计思路
个人防护用品设计思路
介入手术的类型繁多,手术医生的操作位置而随之变更,因此,任何类型介入防护装置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有必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作为辅助防护措施。
(一)设计思路
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应符合安全、轻便、舒适、方便的原则。1.安全与轻便 安全系指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而不是要求屏蔽率越高越好。因为屏蔽效率在达到98%左右之后,防护厚度再增加0.05mrnPb雏,其屏蔽效率仅增加1个百分点,其重量却要增加20%。
要做到轻便,一是各部位的防护厚度恰到好处;二是防护面积设计合理,使辐射敏感器官均得到足够的防护,而一般组织和器官受到照射的年当量剂量也不会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这实际上就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设计方法。
笔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一般介入放射医生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厚度,对辐射敏感器官的屏蔽,其铅当量(mmPb)分别如下:
屏蔽头部的防护帽,帽顶0.15,帽墙0.25;
屏蔽甲状腺的防护颈套0.30-0.35 ;
屏蔽乳腺、红骨髓、性腺部位的防护服,前身0.25-0.3,后身0.15.
四肢除手部接受剂量较大需佩戴一定防护厚度的防护手套外,上臂和下肢(膝关节以下)可不必专门防护.因四肢的剂量限值是每年500mSV.根据上述调查资料,每次介入手术曝光时间按平均20分钟,上下肢部位的剂量按500uSv.h-1计算,则每人每年需要做3012次介入手术,四肢的受照剂量才能达到5OOuSv,这是目前不可能达到的,实际受照剂量不会超过年剂量限值的1/10.相当于每人每天平均做1.2次介入手术,这是比较安全的。
2.舒适与方便穿着舒适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采用柔软型防护材料;二是能分解负重,使身体几个部位承担压力,并加大负重面积,降低压强。例如,整体全防型防护服,加一条12cm宽的弹性腰带,使上半身的负重在肩部,而且肩部加一个与肩部结构形状相匹配的垫肩,使整个肩部负重,减轻压力感;而下半身的重量分解至髓部承担。分体全防式防护服,由防护背心和防护裙组成,两者均配有腰带,更具有分解负重的特点
防护帽、防护颈套和防护服的固定均采用魔术扣或子母扣,使之穿脱方便。